学习方法
100个高效学习技巧:提升效率,掌握学习秘诀 | 发布时间:2025-01-06
学习方法,摘抄自网络
- 读得慢,长期下来读得少。
- 阅读中有 30%~50%都是没用的。
- 敲打节拍来避免大脑阅读出声,以刺激皮层,但不可依赖过多。
- 情绪是可以操纵的,尽量往好的方向引导,行为才会改变。
- 预习学会 20%,上课学会 50%,回顾学会 100%,复习时应无新知识。
- 写下问题,越清楚,得到的答案也就越透彻。
- 先背佐证或例子,有些抽象概念是要一定积累才能理解的。
- 跟同伴一起学,讨论能减少偏差。
- 给大脑 0.5~9 小时来处理信息,再回顾才会有新收获,不要在难点上停留。
- 锻炼左手。
- 随身携带相机或小本子,记录灵感,如音乐写作或绘画
- 把大事化为小步骤写在 to- do list 上,会更有成就感,效率也更高。
- 长时间学习后立即睡觉,大脑才能在睡眠中处理和加深知识。
- 倾听微弱的声音能提高注意力,每天练习 3 分钟。
- 新词用了 7 次才真正算自己的。
- 学会寻找情绪高昂的物质来驱动自己。
- 利用空闲的等待时间来做事,随身携带书籍,手工或电话单。
- 每天做件不愿做的事。
- 多敲打手指,刺激神经,延缓大脑衰老。
- 自己跟自己对话。
- 要学一本书,20%是书的观点,能延伸 80%的知识是真正的学习。
- 提前粗略自学 2 年后的知识,能让现在的学习轻松不少。
- 灵感往往不是新的,它只是几个旧点子的合成品。
- 紧张时肾会积尿,身体供水不足会导致大脑发挥失常,考前试着喝点蔬菜汁或水果汁。
- 学会腹式呼吸。
- 养成记关键词的习惯。
- 多总结。
- 做思维导图心智图。
- 从整体上记忆和理解。
- 大脑有忘记痛苦的特征,学习时要保持良好心态。
- 多说话,并提高话语的质量。
- 带病用脑会对大脑造成损害。
- 掌握速读的技巧。
- 利用吸引力法则
- 学会速读:阅读就像骑自行车,骑到一定速度才能骑得好,骑得顺畅。
- 高速大量的输送知识,俗称吞鲸式读书法,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让大脑更灵活。
- 众多技巧之一,去“做”,绝不要期待任何“结果”。
- 一时一事,花 5 分钟也好 10 小时也好,一口气做完。
- 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浪费时间,不要超过 60 秒。
- 把工作分成小部分做,会有分心的危险。
- 工作越努力,工作的能力就越强,休息就越有效果。
- 摄取肉类容易分散精力。
- 勤于模仿,如手段,技术和语言,别人做事时不要躲得远远的。
- 自我讲授,像老师教学一样把资料概述出来,疑点会变得清晰
- 每天学习更深一点,而不是更广一点。
- 漩涡效应:错误往往会接二连三地犯,保持平稳心态。
- 持续分析,反馈,突破。
- 读书分类,读法也分类,如细读,浏览等。
- 对生活观察入微。
- 不要问:“为什么我失败了?”,而应该问:“我做了什么?
- 将不类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。
- 技能不是持久的,不练习,它每天都在退步。
- 大脑更喜欢图像。
- 晚上 9 点到早上 3 点是最好的休息时间。
- 起床后做做数学题或别的钻研游戏,能使大脑迅速清醒。
- 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。
- 把思考内容画下来。
- 自己说话录音,倾听不足。
- 每天做件没做过的事。
- 想得复杂,概述简单。
- 与潜意识交谈的最佳时间是睡醒后。
- 回忆细节。
- 做日程表,缩短工作时间让大脑产生压迫感来提高效率。
- 学习时间随着年龄增加会越来越少。
- 把问题用另一个角度重复一遍。
- 记单词时记不起来就看答案,不然大脑会“习惯性”忘记。
- 物归原位,井井有条的生活不会让你被琐事困扰。
- 加速形成概括力
- 闭眼在屋里走。
- 用双重目标,最低目标和理想目标。
- 思考弦外之音。
- 翻扑克牌锻炼运算。
- 不熬夜。
- 每天喝水至少 1500 毫升,许多头痛都是缺水引起的。
- 每天认识一位不同的人。
- 慢慢做,但要做得精确。
- 画效率/时间曲线表。
- 转移注意力是拒绝诱惑的根本。
- 思考因果,关联,相对关系。
- 反拖延技巧之一,做什么都要有一个理由。
- 外向即人格魅力。
- 阅读时区分知道和不知道的,避免浪费时间。
- 记知识点比理解概念要简单,知识点记多了潜意识便会逐渐形成概念。
- 想到就做,不要延缓。
- 累了立即休息。
- 用字母简写作笔记,加快速度。
- 把重要的课程录下来或照下来。
- 上课时端正坐姿,打开书本暗示潜意识保持开放状态。
- 坚持,专注,重复。
- 感受身体讯号。
- 饮食健康,早有蛋白质晚有纤维。
- 趁精神饱满先解决难题。
- 每天花 10 分钟写随笔,不要停顿。
- 去了解习惯体系。
- 不要压制欲望,化解它。
- 微笑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紧张和愤怒极有效。
- 意志力=精力=可以强化。
- 多问为什么。
- 推迟情绪,立即行动。
- 善用表格。
推荐阅读: